8月17日,由京儀集團主辦、北京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承辦的“北京市智能制造裝備的創新發展和應用”高級研修班在京儀大酒店舉行了開班儀式。市人力社保局教育培訓處處長畢學恭、市經信委裝備處副處長汪宏出席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北京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馮宗奎主持,北控集團黨委書記助理、京儀集團黨委副書記邢莉萍出席會議并講話,京儀集團總工程師董建偉作開班動員。京儀集團所屬單位技術負責人、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和研修學員參加了開班儀式。
董建偉在開班動員講話中就“裝備制造業”、“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智能制造裝備”的概念、行業地位、行業發展、市場前景,以及京儀集團所處行業在“智能制造裝備”中的位置進行了解讀,指出從國家相關規劃來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有“上萬億金礦待挖掘”,“十二五”期間智能制造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智能裝備年均增長率將超過25%,未來5-10年智能裝備行業將迎來高速增長,預計2015年智能裝備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希望高級研修班學員通過此次研修班了解行業發展和國家支持政策,明確本企業在智能裝備產業中的定位,了解宏觀、落腳微觀,完成研修任務。
畢學恭對此次高研班的籌備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她指出:本期高研班是今年北京市級舉辦的25期高級研修班之一,切近當前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的實際,一是選題切近實際,針對性強,高研班聚集了北京市相關行業的主要技術骨干,共同學習研討北京市智能制造裝備的創新發展和應用,對加快促進北京地區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工作意義重大;二是領導重視,組織得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三是參加人員范圍和行業覆蓋范圍廣,體現了高研班的代表性和廣泛性。希望高研班學員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溝通交流,積累研修成果、促進研修成果轉化,為全市智能制造裝備的創新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邢莉萍對研修班的組織和學習提出了具體要求:一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此次高研班在研修內容的安排上具有很強針對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得到有效落實;二要加強學習交流,創新實踐,希望學員承載起科技發展的重任,充分利用研修班的機會,掌握前沿理論和先進技術,交流經驗和作法,帶著問題學習,注重與專家學習探討,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和實踐;三要加強改進,提高質量,希望學員針對高研班的研修內容和形式提出建議,使研修班切實取得效果。
研修班從8月17日開班,于11月上旬結束,共分五個階段進行,分別是:專家講座、參觀學習、交流研討、論文撰寫、論文發布及總結。此次研修班得到京儀集團及所屬單位、北京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會員單位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共有68名學員參加研修,其中京儀集團所屬單位學員54人,高級職稱32人。
通過此次高級研修班的系統學習,一方面可以使學員對高端裝備制造和智能制造裝備的概念、行業現狀和國家支持政策有較深入的了解,為全面提升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競爭力更新知識;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學員對全面提升智能制造裝備水平進行深入研究,為北控集團和京儀集團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促進北京市調整和振興裝備制造業走“高端化、輕型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積蓄技術與人才資源。
相關鏈接: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規劃已通過審議,即將向社會發布。2010年10月1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了要加大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業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將智能制造裝備列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重點方向。
高端裝備制造的各領域中,智能制造裝備尚屬比較新的概念,也是備受關注的領域。智能制造裝備發展主要內容包括:重點推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設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精明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的發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智能制造裝備通常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和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的統稱,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在裝備產品上的集成和融合,體現了制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發展要求,智能制造裝備的水平已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京儀集團作為全國最大的儀表與傳感器制造商,重點發展工業自動化、科學儀器、電力電子和新能源三大領域產品,是集科研、設計、生產制造、銷售服務、工程設計和系統工程成套為一體的集團公司,是北京市支柱產業的重點企業。通過研發和應用智能制造設備,提升北京市制造業生產過程智能化水平,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