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d="nqvhe"><source id="nqvhe"><menu id="nqvhe"></menu></source></b>

    1. <source id="nqvhe"></source><xmp id="nqvhe"></xmp>
      1. <b id="nqvhe"></b>
        <u id="nqvhe"></u>
      2. <b id="nqvhe"><address id="nqvhe"><ol id="nqvhe"></ol></address></b>
      3. <source id="nqvhe"></source>
        <xmp id="nqvhe"><video id="nqvhe"></video></xmp>
          <b id="nqvhe"></b>
          <u id="nqvhe"></u>
        1. 杭州 網羅天下 彎道超車

          都說綿軟如錦的杭州,適合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休閑養老,靠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延攬游客,但這一回,繼G20搶了全世界的眼球之后,GDP增幅又亮了國人的眼——去年杭州GDP達11050億元,同比增長9.5%。這一增幅,是擠進GDP“萬億俱樂部”后的成績,實在搶眼。

          彎道超車靠什么?“互聯網+”的嵌入,就是秘訣:信息經濟發力,數字普惠金融全國稱冠,杭州經濟轉型邁出了堅實步伐。

          源起“西湖門票免費”的互聯網思維

          2007年,記者從上海到杭州工作。當時西湖治理已見成效,但從城市建設來看,還是有點“二線城市”的局促土氣:交通不便,沒有地鐵,堵車嚴重,上下班高峰經常一小時搭不上一輛出租車。晚上一過9點便燈火零星。上海四通八達的地鐵,整潔的出租車,遍布全城的24小時便利店……不禁讓人懷念。

          沒想到,不到10年,杭州就躍上枝頭成了鳳凰。財經評論“文琳資訊”評價:杭州在長三角地區率先完成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未來幾年在全國的排名有望繼續前移。

          經濟高速發展得益于獨到的“杭州思維”,在西湖管理模式中可見一斑。

          2002年10月起,杭州作出“西湖門票免費”的決定,西湖成為全國第一個免門票的5A景區。這一點,在今天仍是不易:抱怨門票漲價的新聞常見報端。

          有網友評論,西湖免費就是一種“互聯網模式”:不直接從入口掙錢,用免費方式獲取流量,有了流量再來發展其他業務。免門票帶來翻倍的游客數量,10年內旅游總收入增長3.7倍,達到上千億元。獲益的是社會各個層面:旅行社、出租車公司、酒店,更有眾多小販。

          政府此舉被紛紛點贊:不與民爭利。不管是誰,隨時可以來享受煙柳畫橋,為杭州賦予了寬容、共享、開放等貼近互聯網的氣質。

          城市競爭力首先在于人才。杭州率先彎道超車,成為扛舉互聯網大旗的城市,關鍵在吸引了大批互聯網人才。

          精致和諧、大氣開放的杭州精神,讓海內外人才鐘情。

          支持草根夢想,處處可見“互聯網+”印記

          杭州互聯網思維的伏筆蟄伏有年了。

          阿里巴巴創業,為什么總部選擇杭州?馬云曾道出原因:當年的北京歡迎國企,上海喜歡外企,而杭州,歡迎并愿意給空中樓閣一樣的夢想提供切實支持。

          2015年,杭州推出頗具吸引力的“人才新政27條”——住房補貼、醫療保障、人才獎勵……短短一年吸引近200萬人才。國家“千人計劃”人才重獎100萬元;“90后”創辦學生兼職平臺青團社,拿到千萬元融資……杭州熱忱擁抱創業夢想。

          創新開放的杭州新鮮嘗試讓人目不暇接:當攝像頭傳回路況信息,南北向車流量明顯多于東西向,“城市數據大腦”就開始自動“調配”,延長南北向、縮短東西向的綠燈時間,試點道路車輛通行速度最高提升11%——去年10月,杭州市政府聯合13家企業安裝“杭州城市數據大腦”,全城的交通、能源、供水等基礎設施全部數據化,連接散落各單元的數據資源,打通“神經網絡”,讓數據幫助城市作思考和決策,讓城市實現自我調節、良性互動。

          “互聯網+”的印記在這座城市處處可見。手機一刷,隨時隨地借車還車,英國廣播公司評選“全球公共自行車服務最棒的城市”,杭州是中國唯一入選城市;社區嘗試借助“互聯網+”提高垃圾分類的質量,二維碼、手機APP、低價值物智能回收平臺等紛紛推出。

          互聯網企業成集群,信息經濟貢獻率超50%

          阿里巴巴,位列云計算世界三強;華三通信,全球頂尖的網絡設備供應商,企業網絡市場、交換機市場份額國內第一;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囊括智慧安防行業全國前三名;安恒信息,全球網絡安全500強……

          杭州已形成了互聯網企業集群。只有73平方公里的杭州高新區(濱江)成為信息經濟的熱土,這里聚集了1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800余家留學生創業企業、4800余名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短短數年就形成千億元信息產業鏈。

          安恒信息技術公司老總范淵,2007年回國在濱江創業,先租用兩個90平方米的孵化器,之后擴大租用6個孵化器,最困難時,政府提供了3年免房租場地。不到10年,安恒信息已成世界網絡安全企業500強。

          “現在看來,引進企業固然便捷,但自己成長起來的企業有著更強的生命力。”濱江區科技局局長周皓感慨。

          創業有風險,濱江區的態度是:寬容失敗。2016年,區里拿出產業扶持資金15.8億元,全區研發、科研經費保持兩位數增長。濱江區每年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平均達到13%至15%,為全國高新區最高。

          濱江區政府并不“貼身服務”,“企業沒事,絕不上門打擾;企業有需求,馬上趕到。”在古北電子首席執行官劉宗孺看來,濱江政府是“最美麗的天使投資人”,不拿一點股份,但從場地、人才到資金扶持,服務步步到位。

          互聯網的嵌入和生長,使杭州從一座旅游城市升級為具有全局輻射力的中心城市。2016年,杭州服務業占GDP比重達61.2%。邁過60%這道坎,意味著杭州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信息經濟更是搶眼,2016年實現增加值2688億元,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50%。電子商務產業連續6年保持30%以上高增長,杭州繼續位居中國“電商百佳城市”首位。

          摘自《人民日報》

            <b id="nqvhe"><source id="nqvhe"><menu id="nqvhe"></menu></source></b>

            1. <source id="nqvhe"></source><xmp id="nqvhe"></xmp>
              1. <b id="nqvhe"></b>
                <u id="nqvhe"></u>
              2. <b id="nqvhe"><address id="nqvhe"><ol id="nqvhe"></ol></address></b>
              3. <source id="nqvhe"></source>
                <xmp id="nqvhe"><video id="nqvhe"></video></xmp>
                  <b id="nqvhe"></b>
                  <u id="nqvhe"></u>
                1.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