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目前并不缺錢。但只有完成IPO、私募股權投資者順利退出,恒大地產才能從資本的緊箍咒中得以解脫。為了確保這次能夠成功上市,恒大除了主動調整策略、降低集資額度以及發行價格外,在宣傳上的攻勢也極其強勢。
恒大上市創下了多個第一——目前國內市值最大的民營房地產公司,融資規模最大的房地產公司,土地儲備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也是招股過程中凍結資金量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而許家印夫婦憑著持有公司102.02億股、約68%股權,按收盤價4.7港元計算,許氏夫婦的身價已經達到約480億港元,已超過胡潤富豪榜首富王傳福350億元、成功登頂首富。
“今年是恒大的好年景。”廣州一位資深地產人士說。進入第三季度之后,樓市與股市都已經出現疲軟的狀態,海外資本市場對內地房企IPO已從追捧期進入選擇期。與恒大上市受追捧對比鮮明的是,近期準備上市的卓越地產因為沒有獲得足額認購而暫停上市,此前恒盛地產(00845.HK)首日“破發”,寶龍地產(01238.HK)定價縮水。恒大受追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在定價上作出了相當大的讓步。恒大招股價3.5港元較資產凈值折讓達三成九至五成四,預測市盈率只有5倍至6.6倍,股價相當便宜。“房地產企業上市的最佳時機在第二季度,這個時機已經過去了,所以恒大有這樣的結果已屬不易。”這位資深人士說。
“這次恒大是非上不可了。恒大目前缺的不是錢,前三季度恒大的銷售額已經達到231億。但因為這已經是公司第二度啟動上市計劃,事情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一位接近恒大地產的知情人士透露。恒大地產急于尋求IPO的原因在于,只有完成IPO,投資于恒大地產的私募股權投資者才能順利退出。在2006年引入多家國際戰略投資者之前,恒大還只是偏安廣州一隅的區域性公司;在引入美林、德意志銀行等多家國際知名投行約10億美元的投資之后,從2006年到2008年初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恒大快速從廣州擴張到全國22個城市,土地儲備猛增8倍,超過碧桂園,以圖做大資產、提高恒大在資本市場的估值。但恒大的高速擴張和首次啟動上市,恰逢金融危機和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整。資金鏈的緊張迫使許家印不得不再次引入私募。2008年6月底,在美林的牽頭下,恒大引進了新世界地產創辦人鄭裕彤、科威特投資局等投資者6億美元的投資。“恒大拿到這些巨額投資的代價都相當高。如果恒大遲遲不能上市,最終的結果可能是許家印喪失公司的控制權。恒大這次成功上市,終于為許家印和恒大解了套。”
為了確保這次能夠成功上市,恒大除了主動調整策略、降低集資額度以及發行價格外,在宣傳上的攻勢也極其強勢。除了聲勢浩大的項目開盤活動,恒大在慈善事業上也做出大手筆。
2008年恒大暫停上市后遇到的巨大輿論壓力和帶來的行業性恐慌,現在已經不復存在。“許家印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在上市之后,他能不能適應上市對公司所提出的諸多要求,這可能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恒大的風險所在。”一位業內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