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鳴 皇明集團董事長
博客,是思想文化的產消合一。網站只需提供一個平臺,一切文章的策劃、撰寫、傳播甚至溝通全部由博主來完成。這個博主既是生產者,也是使用者。實際是產消合一者自己做了個媒體。
博客在最近的一兩年當中創造的思想價值、溝通價值,我覺著上千億都不止了。
節省內外溝通成本
我從2006年1月開博客到11月,博客的總點擊量也有好幾百萬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上升不少,博客中很多人留言:要買熱水器就買皇明的。
我覺得通過我的產消合一行為,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對內對外的溝通成本。
比如:我如果對內部做培訓,一次最多能培訓幾百人,還要把大家組織起來,提供場地、水電、食宿等,成本比較高,而且大家的狀態、興趣不可能都集中在我的話題上。當他在閱讀博客的時候,他在篩選他感興趣的。或者他能用很短時間、及時地總體地瀏覽我的思想,接受企業文化教育。
他可能對過去不了解的了解了,不系統的系統了。
甚至有不少人是通過博客實現招聘的。他看了我的博客后,發現皇明集團有人文思想,皇明的報負、胸懷、價值觀都是他欣賞的。
博客跟傳統意義上的廣告完全不一樣,甚至跟傳統意義上的訪談完全不一樣。那都是受各方面局限的,博客各方面都不受局限,所以我可以天南海北、海闊天空地說。
產消合一不能過于自由
當然,這種產消合一把握不好,也有副作用。我的博客內容主要針對人們的觀念誤區、經營和行為誤區發表一些評論。有些評論振聾發聵得甚至有些似是而非。在網絡上、現實中引起了一些人的誤解甚至是批判。
博客非常自由,而過分的自由對一個有著企業身份背景的人來說就有比較大的危險,對我個人來說沒有問題,我不怕風浪,好的思想最后一定能夠勝出。
但是對企業就不同。因為我開了博客傷害了一部分人,或者互相之間在觀點上有很大的矛盾沖突,然后導致一些人對我企業的品牌、銷售、形象等等產生了很大的誤解。
比如:《大學生從“畜生”到人的社會洗禮》一文,我把剛畢業的大學生稱為畜生,實際上我也是從畜生過來的,我的女兒現在還沒有成人,現在還是小畜生呢。說句實在話,這句話有過經歷的人都能夠明白。從出發點來看一點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從社會意義上來看,我們還沒有成人,我們還是普通的生物。因此有人在誤解后輕率地把皇明稱為畜生公司。
博客,我會堅持寫,但我會改變一些策略,在用詞上,方法上。
托夫勒之于我的意義
有時,產消合一也有很多危險。我沒看到托夫勒在《財富的革命》上寫有這一章,我要替他寫一大章《產消合一的挑戰》。為什么?好東西畢竟有壞的一面,壞的一面如果一開始不想到的話,托夫勒就沒有完成任務,他就不是客觀的。
我的企業不成熟,但是企業的思想者不能不成熟。如果干了十多年,還在為一本書提供的機會再去熱血沸騰,再去找機會的話,我覺著我就白干了。19年前我看貝克曼寫的《太陽能熱利用過程》,被它激發得熱血沸騰,因為一本書,一個理念去投入一個行業,建立自己的夢想和價值觀,甚至一生的追求。大概一生也就這一次了。但是,產消合一大爆炸的預見,無疑會為我在具體操作中的技術環節提供參考價值。
(本文根據采訪錄音摘編,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