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周惟菁
采訪很多創業企業家們時,不止一次地看到他們的辦公桌上,貼著“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這句話,被史蒂夫·喬布斯在斯坦福那么一說之后,便成了無數創業粉絲們自我激勵的流行信條。
蘋果電腦創始人喬布斯的創新、激情以及成功,如同夢囈般,成為許多創業粉絲們夜夜揮之不去的夢想;同樣,發現、挖掘像喬布斯這樣傳奇式的企業家,也是許多風險投資家的夢想。
“喬布斯總能領先其他人一兩年看到一個新市場的崛起”,紅杉資本創始合伙人沈南鵬如此認為。
實際上,在研究喬布斯奇跡的同時,喬布斯和他背后的投資者們恩恩怨怨的博弈,也是創業者們和風投界的同樣津津樂道的。
今年3月6日,KPCB著名投資家約翰·杜爾(John Doerr)表示,將向“蘋果企業家”(Apple Entrepreneurs)項目投資1億美元,專門用于扶植那些從事于iPhone和iPod Touch應用軟件開發的新興企業。
杜爾表示,這個名為iFund的投資基金足夠啟動“4個谷歌項目、12個亞馬遜”,“如果你想要發明未來,iFund可以幫助你實現它”。
這個被外界猜測為最近加入KPCB的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蘋果公司董事)從中牽線的投資,對主要負責iFund基金管理的KPCB合伙人馬特·默菲(Matt Murphy)是個大挑戰,歷史上投資蘋果的馬克庫拉、亞瑟·洛克(Arthur Rock)以及曾購入80萬美元股份的經緯投資(Matrix Partners),都在和喬布斯的關系處理上頗為頭疼。
一方面,從通用電氣杰克·韋爾奇,到波音CEO詹姆斯·邁克納尼 (James McNerney),到國內投資人沈南鵬等業界人物都在不同場合表現出對喬布斯不加掩飾的欣賞;另一方面,這位CEO可能是世界上最成功也最為捉摸不定、情緒化的人物,也讓接近其身邊的投資人和董事會成員頗費腦筋。
與第一名投資人的恩怨
對于紅杉資本(Sequia Capital)的瓦倫坦(Don Valentine)來說,1976年的那個下午,在喬布斯的車庫工作間里,錯過了對那個身穿牛仔褲、散著鞋帶、留著披肩長發和胡須的投資,或許是他作為VC生涯中最大的一個遺憾。
瓦倫坦介紹的馬克庫拉(Mike Markkula Jr.),隨后成為了蘋果真正意義上的投資人。馬庫拉在英特爾的資歷讓其意識到了未來電腦市場的潛力,他入股9.1萬美元,在后來又游說其他人投入60多萬元風險資金,以其信用幫助蘋果從銀行借了25萬美元的貸款。
此外,馬克庫拉引薦了斯科特擔任公司的經理。馬克庫拉任董事長,喬布斯任副董事長,沃茲奈克是負責研究與發展的副經理。他們3人各占公司30%的股份,成為公司的3個大股東。
這支隊伍后來馬上將業績一直往上翻,從1977年為250萬美元到1982年時已為5.82億美元。蘋果1980年發行第一批股票時,馬克庫拉當初的投入已經價值1.54億美元。而洛克所擁有的股份價值達1400萬美元。
但很快,這位天使投資人兼共同創始人和喬布斯的分歧也開始了。
馬克庫拉在1997年離開了蘋果。很多人把1997年馬克庫拉的退隱看作是喬布斯的復仇行為,之前的紛爭曾讓喬布斯在1985年退出蘋果。
在蘋果的發展歷史上,馬克庫拉曾作為喬布斯的“管理導師”,在早期起到了作用。
當喬布斯在1983年找到以一句“你是想終生都賣糖水呢,還是想要有個改變世界的機會”,招到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的時候,馬克庫拉很快讓到一邊。
也別以為馬克庫拉是省油的燈。當斯卡利和喬布斯在公司戰略上的分歧越來越嚴重的時候,最后攤牌時刻,馬克庫拉站在斯卡利一邊,最后導致喬布斯在蘋果歷史上最著名的出走。
至此,兩者之間的不和就不能再完全彌合了。
喬布斯曾在一個采訪中,表示他感覺被馬克庫拉出賣了,“但是他在我心中還是留有一塊溫暖的地方”。
馬克庫拉也表達了相同的矛盾。他覺得以喬布斯“極不紳士”離開了公司,這指的是喬布斯要求帶走一些核心骨干,成立Next。當時蘋果董事把Next堪稱潛在的競爭對手,并且最后對喬布斯提起了訴訟,但是,多年之后,馬克庫拉開始為喬布斯的成立Next進行辯護,并且對其重新職掌蘋果表示樂觀。
但不管怎樣,是喬布斯最終宣布了馬克庫拉的出局。喬布斯在1997年的MAC世界大會上把馬克庫拉稱做“體面人”(decent people),這對喬布斯來說,已經非常難得了,因為喬布斯的字典只有“聰明”或者是“笨蛋”兩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