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d="nqvhe"><source id="nqvhe"><menu id="nqvhe"></menu></source></b>

    1. <source id="nqvhe"></source><xmp id="nqvhe"></xmp>
      1. <b id="nqvhe"></b>
        <u id="nqvhe"></u>
      2. <b id="nqvhe"><address id="nqvhe"><ol id="nqvhe"></ol></address></b>
      3. <source id="nqvhe"></source>
        <xmp id="nqvhe"><video id="nqvhe"></video></xmp>
          <b id="nqvhe"></b>
          <u id="nqvhe"></u>
        1. ABB首頁頂部廣告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廣告
          2023年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2023caiac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國版“工業4.0”藍圖出爐 2045年建成工業強國
          • 點擊數:818     發布時間:2015-03-20 13:44: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韓潔、潘潔)當美國人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德國人啟動“工業4.0”戰略時,同為制造業大國的中國也宣布,將通過三個十年行動綱領,力爭在2045年左右成為工業強國。

              這一重要的信號源自于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中國制造2025”概念。這一信號引發外媒高度關注,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志將“中國制造”作為封面主題,關注中國如何打造自己的“工業4.0”藍圖。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兩會上表示,中國計劃通過三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和路線圖,完成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實施‘中國制造2025’將成為中國制造業從大國轉向強國的第一步。”

              20多年前,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產出中占比不足3%,如今份額已近1/4。全球近80%的空調、70%的手機以及60%的鞋類都是“中國制造”。盡管中國制造發展到今天面臨勞動力上升等諸多挑戰,但制造業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仍舉足輕重。

              仔細梳理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和財政報告,圍繞“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國邁向工業強國的發展藍圖清晰可見:

              ——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占先機、取得突破。

              計劃報告則提出今年要“出臺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著力突破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推進產業化。

              ——新型產業將成為主導產業。

              高端裝備、信息網絡、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首次出現“工業互聯網”概念,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

              ——提升服務業支撐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旅游、健康、養老、創意設計等生活和生產服務業。

              計劃報告則進一步列出了支持發展的高端服務業,包括工業設計、融資租賃等生產性服務業;研發設計、系統集成、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等高技術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國家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計劃報告提出,2015年研發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預期達到2.2%。

              預算報告則提出,積極推進各類科技計劃優化整合;建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后補助機制,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加快推進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大創新產品政府采購力度等。

              苗圩說,“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有很多相同之處,也有不同。據了解,德國實現“工業4.0”大概需要8-10年,和“中國制造2025”大體在同一個時間段,而且從內容上看,德國“工業4.0”和中國前期提出的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異曲同工之處。

              對于不同之處,苗圩說,主要是中國和德國的發展階段和工業水平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德國總體處在從3.0到4.0發展的階段,我們的工業企業有些可能還要補上從2.0到3.0發展的課,然后才能向4.0發展。”苗圩說,中國要結合國際和工業實際,把發展的路徑選擇好,走一條更好更快的發展道路。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

            <b id="nqvhe"><source id="nqvhe"><menu id="nqvhe"></menu></source></b>

            1. <source id="nqvhe"></source><xmp id="nqvhe"></xmp>
              1. <b id="nqvhe"></b>
                <u id="nqvhe"></u>
              2. <b id="nqvhe"><address id="nqvhe"><ol id="nqvhe"></ol></address></b>
              3. <source id="nqvhe"></source>
                <xmp id="nqvhe"><video id="nqvhe"></video></xmp>
                  <b id="nqvhe"></b>
                  <u id="nqvhe"></u>
                1.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