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Koala2025年 9月2日消息,在物聯網(IoT)技術持續演進的背景下,多接入邊緣計算(MEC)作為提升數據處理與計算響應能力的重要方式,正日益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MEC借助靠近無線接入網(RAN)的邊緣側部署云計算能力,使終端設備能夠就近獲取計算服務,有效降低時延并提升運算效率。然而,在MEC體系中引入區塊鏈技術仍存在諸多挑戰,尤其是共識機制的性能與適用性亟待優化。
針對以上問題,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近日推出一項創新型混合共識算法,該技術專為物聯網MEC場景設計,致力于構建一個無需授權、可擴展、安全、去中心化且低能耗的共識體系。該算法融合了無需許可的容量證明(PoC)機制與需許可的異步拜占庭容錯(ABFT)方案,在效率與安全性之間實現良好平衡。
傳統區塊鏈多采用工作量證明(PoW)或權益證明(PoS)。PoW雖具備較高的安全性,但巨大的算力消耗難以適應資源有限的MEC節點;PoS盡管減輕了算力負擔,但通常需代幣質押,可能導致部分節點被隔離,影響去中心化特性。
微算法科技提出的混合共識機制在以下方面實現突破:
· 容量證明(PoC)機制:該機制允許設備利用存儲空間而非計算資源參與共識,顯著降低能耗,尤其適合資源受限的MEC設備。與PoW相比,PoC大幅降低對計算能力的要求,拓寬節點參與范圍,增強去中心化水平。
· 異步拜占庭容錯(ABFT):在PoC選定候選區塊后,ABFT機制對區塊進行最終驗證,保障系統在惡意節點存在時仍能安全穩定運行。該算法不依賴全局時鐘同步,提升了共識的異步適應能力。
通過整合兩類共識協議,該方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系統吞吐性能,降低資源開銷,更加適配邊緣計算環境中的區塊鏈部署。
在MEC架構中,各邊緣節點(包括IoT終端、基站和網關等)通過點對點網絡實現通信。PoC共識過程中,設備將利用存儲空間預生成“哈希圖譜”,并將其存放于本地,以便在共識中實現快速響應,減少實時運算壓力。
PoC篩選出候選區塊后,交由ABFT完成驗證。該機制依托分布式投票,即使出現惡意節點或部分故障,仍可維持系統整體可靠運行。區塊一經確認,將廣播至全網節點,在保障賬本一致性與可追溯性的同時,因ABFT的異步特性,顯著降低網絡同步開銷。
MEC的關鍵優勢在于將計算能力下沉至邊緣,實現本地化數據處理,既減少傳輸延遲,也增強了隱私性。然而,邊緣節點普遍存在算力與存儲資源有限的問題,因此區塊鏈共識機制需兼顧輕量化與可擴展性。
微算法科技該混合算法的主要優點包括:
· 資源消耗低:PoC依托存儲空間而非CPU/GPU,降低對硬件性能的要求,提升MEC設備參與共識的可行性;
· 節能環保:與高能耗的PoW相比,該機制能源效率顯著提高,適用于長期連續運行的物聯網環境;
· 高吞吐與低時延:ABFT保障共識快速完成,加快交易確認,適應邊緣側實時數據處理需求;
· 安全與去中心化并重:PoC與ABFT結合,在擴展節點規模的同時有效抵御惡意攻擊,增強系統魯棒性;
· 彈性擴展:低資源門檻吸引更多設備加入,ABFT的異步機制支持網絡規模持續增長。
伴隨物聯網與邊緣計算的不斷發展,區塊鏈與其結合將構建更為可靠和高效的智能網絡基礎。微算法科技此次發布的混合共識算法,為MEC中的區塊鏈應用提供了創新且可行的解決方案。未來,公司將持續優化該算法,增強對智能合約的支持,并重點拓展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與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該項技術不僅提升了MEC網絡中區塊鏈共識的實用性能,也為物聯網安全與規模化發展帶來新的突破,有望引領去中心化計算進入新階段。
來源:BitKoala考拉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