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燕海昨日稱,力圖通過聯合重組、淘汰落后,將目前約800家鋼企大幅減至約200家。
昨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燕海表示,工信部頒布《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下稱《規范條件》)的目的是進一步規范鋼鐵行業的生產經營秩序,要通過聯合重組和淘汰落后,將目前800家鋼企減至200家左右。
據介紹,工信部《規范條件》將作為有關部門核準和備案項目的一個依據,以控制鋼鐵業投資和產能過快增長。同時將該《規范條件》作為合理配置礦石資源的依據,并積極引導銀行的貸款和社會投資的投向和投量。
陳燕海透露,工信部正在組織研究并積極落實相關意見,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地方認真做好這個《規范條件》的實施。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有上千家鋼企,其中上規模的大中型鋼企有70多家。
針對中國鋼鐵業產能增長過快和管理不完善的情況,工信部于7月12日出臺《規范條件》,對鋼企在環保、能耗、生產規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準入規定,其中要求以2009年普鋼企業粗鋼產量100萬噸為鋼廠生產規模的準入門檻。
國務院6月下旬稱,要培育形成6-7家具有較強實力的特大型鋼企集團,力爭到2015年國內排名前10位的鋼企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例從2009年的44%提高到60%以上。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淘汰中小鋼廠后,如果政府強令大型鋼企“輔攻”低端市場,或強迫這部分市場需求改用更高檔次的鋼材,這對生產和消費來說,“都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