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d="nqvhe"><source id="nqvhe"><menu id="nqvhe"></menu></source></b>

    1. <source id="nqvhe"></source><xmp id="nqvhe"></xmp>
      1. <b id="nqvhe"></b>
        <u id="nqvhe"></u>
      2. <b id="nqvhe"><address id="nqvhe"><ol id="nqvhe"></ol></address></b>
      3. <source id="nqvhe"></source>
        <xmp id="nqvhe"><video id="nqvhe"></video></xmp>
          <b id="nqvhe"></b>
          <u id="nqvhe"></u>
        1.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李毅中接受中外媒體采訪 詳解調結構促轉變
          • 點擊數:493     發布時間:2010-03-17 20:56:00
          • 分享到:
          關鍵詞:

            “調結構和促轉變是今年經濟工作的主線。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工業是主要領域。”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3月12日下午舉行的記者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接受中外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工業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明朗,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調結構和促轉變。已經實施一年多的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有針對性地把調整和振興規劃工作做深入,同時還要與“十二五”以及今年調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工作相結合,發揮十大產業規劃在這段時期的特殊功能。
            李毅中表示,十大產業規劃計劃出臺165個細則,目前已出臺101個,還有64個細則正在制訂中。已出臺的政策要加快落實、改進、完善;正在制訂的要盡快出臺,要通過政策落實,為行業、企業發展創造寬松良好的環境。


            保GDP8%工業增加值應在11%
            李毅中:要保GDP在8%左右,工業增加值應該在11%左右。這是根據我們現在國家一、二、三產業比例得出的。工業系統把工業增加值定位在11%是合適的。
            關于我國工業經濟的走勢,李毅中對媒體表示,金融危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實行了“一攬子”計劃,因為金融危機中工業是受重創的。經過努力以后,實現了“V”字反彈。
            今年響應中央的決定,特別是人大通過了GDP8%左右的增長目標、工業系統把工業增加值定位在11%是合適的。
            針對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今年1、2月份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長20.7%的高增長數據,李毅中對媒體表示,我國工業企穩向好的態勢是明朗的,而且有一定基礎。去年11月是19.2%,12月是18.5%,今年1、2月達到20.7%,保持了一個好態勢。
            李毅中對當前的工業形勢作了以下分析。第一,之所以增長數字高達20.7%,是因為去年1、2月3.8%的基數太低,所以同比就顯得很高,因此不能盲目樂觀。
            第二,重工業和輕工業的增幅是不同的。重工業增幅高,達到了23.7%,而輕工業是14.5%,說明高耗能行業的增長速度快,這就對今年節能降耗、節能減排的任務能不能如期完成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第三,關于CPI和PPI的問題。今年1、2月我國工業品的市場價格增長4.9%,外購的燃料、原材料增長9.1%,由去年年底的負數變正數,由此對今年通貨膨脹的預期要有所準備,要有應對措施。
            第四,今年1、2月投資增長26.5%,去年全年為30.1%,投資增幅小幅下降。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的增幅去年為15.5%,今年1、2月是17.5%,消費的增長小幅提升,說明在調整結構方面開始見到一些效果。


            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做好六項工作
            李毅中:今年既要保增長,更要調結構、促轉變、惠民生。調結構和促轉變是今年經濟工作的主線,工業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領域。必須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實行內涵式發展。
            在回答有關調結構的提問時,李毅中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要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調整投資結構。必須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技術改造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效益好,去年工信部用中央財政200億元貼息,拉動了4441個項目,總投資6326億元,算細賬拉動倍數達28倍。這4000多個項目,陸續建成投產立即會見到效益、發揮作用。所以一定要把技術改造做好,這是內涵式發展方式。
            第二,從工業來講,應更多地用消費來拉動經濟的發展。除了繼續執行有利于消費的政策,大家比較關心的是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農機下鄉拉動汽車和家電工業。這些政策都在延續,有的還在不斷完善。要把品種質量放在調整結構的重要位置。從工業來說,把品種、質量、品牌、售后服務抓好,通過創新品種,讓消費者能把存款拿出來消費,去購買他們喜歡的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講,品種質量拉動消費,消費拉動生產。所以,要把品種質量放在調整結構的重要位置。
            第三,加快推進節能降耗。在節能、降耗、減排、治污方面,工業占全社會能耗的70%,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83%。所以,要抓好工業節能減排。
            第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網絡信息、高端制造業、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結合起來,并通過傳統產業的提升優化,為發展新興產業奠定基礎。同時,要大力發展工業性服務業,像軟件、物流、工業設計等。
            第五,要深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要找準切入點,有所為有所不為。信息化的內容很廣泛,無處不在無所不包,必須在企業層面、行業層面、區域層面找準切入點,把工作做好。
            第六,要注重引導企業加強自身的發展建設。企業要注重優化生產力要素,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特別是中小企業,要通過加強管理,通過技術創新,開拓市場,調整結構。


            六大舉措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李毅中: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三定”方案把這個責任交給工業和信息化部來牽頭,盡管難度很大,我們還是要迎難而上,完成好這項任務。我認真地閱讀了政府工作報告,前后19處提到中小企業的問題。在講述中小企業那一段中,有355個字,篇幅用得很多,說明黨中央、國務院對中小企業的重視、對廣大民營企業的重視、對企業家的重視。
            李毅中在回答記者有關今年如何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時強調,中小企業的地位很重要,中小企業的發展事關社會的穩定,事關就業問題的解決。在重視骨干企業、大企業的同時,必須重視中小企業。沒有中小企業的復蘇,不可能有經濟的復蘇。正因為這樣,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中小企業,過去已經出臺過很多政策。而且,《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意見》已于去年9月份出臺,一共29條,含金量很高。
            針對中小企業依然面臨著融資難、貸款難、負擔重等問題,李毅中說,目前的關鍵工作是把《意見》落實好,這29條《意見》可以具體分解成16項工作,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各個部委正在落實。概括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
            第一,完善法律法規。政府采購不得歧視中小企業,要降低中小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一些中小企業困難,社保資金一時拿不出來或者交不起,可以緩、可以減、可以免,這個政策原定到去年年底,可以延到今年年底。
            第二,切實解決融資難問題。對于銀行來說,在過去搞“擔保、再擔保”的基礎上,實現大企業的貸款大銀行來解決,小企業的貸款由小銀行解決。銀行在體制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設立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給了很多政策。比如,準備金的設置、呆壞賬的處理、追究責任等,這些特殊的政策使解決融資難的措施進了一步。
            第三,完善財稅政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句話,“中央財政中,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去年是96億元,今年是106億元,增加了10億元”。增加10億元也是很不容易的。同時還要建立基金。資金和基金不同,資金是中央財政出的錢,而基金主要是以社會募集為主,建立基金的工作也要啟動。在稅收方面,最典型的是對稅額在3萬元及以下的微型企業,今年實施所得稅減半,這是很不容易的。
            第四,推進技術改造與技術創新。在技術改造方面,中央財政投了200億元進行技術改造,去年分了120億元給地方,80億元留給中央,后來又專門拿出30億元給中小企業。在120億元地方貼息中,統計數據顯示,三分之二用在了中小企業。所以,要繼續把中小企業的技術改造抓好,支持企業搞技術創新。
            第五,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和進入市場提供各種服務。比如設計、科研、咨詢、信息化方面的幫助。在這方面工信部準備今年搞100個產業集聚示范基地和150個服務平臺。
            第六,政府給中小企業創造了好的環境,歸根到底還希望廣大的中小企業家們,自己要優化企業的生產要素,要調整產業結構,找準市場定位,走專、精、特、新之路。


            嚴控產能過剩行業擴張

            李毅中:在調整投資結構方面,要強調遏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比如鋼鐵、有色、建材、煤化工、造船、平板玻璃等行業。要通過嚴格投資管理,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推進產業轉移等,把過剩產能控制住。
            針對記者關于在工業領域如何改進宏觀調控手段的提問,李毅中說,中央確定今年繼續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不能變。同時,要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要適應新的情況和新的形勢。要調整信貸結構,對工業來說,要支持自主創新、支持中小企業、支持新興產業、支持技術改造,而不是放在擴大產能上,特別是不能放在產能過剩的行業。要通過信貸和土地這兩個閘門,嚴控過剩產能,特別是要控制一些產能過剩行業的擴張。
            李毅中強調,在過剩產能方面,比較典型的是鋼鐵,去年鋼鐵產量達到了5.6億噸,增長了13%,而且現在有的還在建;水泥的生產能力是18.7億噸,目前產量是14億噸,在建的水泥還有8億噸,水泥的過剩是比較嚴重的;鋁的生產能力是1800萬噸,實際產量是1200萬噸;煤化工業也是過剩的,目前甲醇的市場開工率是40%,而且還在建;造船行業目前生產能力是6600萬噸,去年的產量是4243萬噸,也是過剩的,現在還在建;在風電和多晶硅方面,涉及到新能源行業,我們強調的是,新能源并沒有過剩,而是部分風機的制造業和多晶硅制造業盲目發展,盲目投資、重復建設。風電每年需要的裝機容量是1000萬千瓦,而能力是2000萬千瓦,還在建。多晶硅也是如此,前年的產量是4000噸,能力是2萬噸,同時在建的多晶硅還有6萬噸。
            在調整投資結構方面,要強調遏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比如鋼鐵、有色、建材、煤化工、造船、平板玻璃等行業。要通過嚴格投資管理,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推進產業轉移等,把過剩產能控制住。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

            <b id="nqvhe"><source id="nqvhe"><menu id="nqvhe"></menu></source></b>

            1. <source id="nqvhe"></source><xmp id="nqvhe"></xmp>
              1. <b id="nqvhe"></b>
                <u id="nqvhe"></u>
              2. <b id="nqvhe"><address id="nqvhe"><ol id="nqvhe"></ol></address></b>
              3. <source id="nqvhe"></source>
                <xmp id="nqvhe"><video id="nqvhe"></video></xmp>
                  <b id="nqvhe"></b>
                  <u id="nqvhe"></u>
                1.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